K8凯发·国际

平乐青龙乡:创新垃圾清运方式 乡村卫生治理提质增效

日期:2025-07-13

  ◆■◆■■■“曾经,全乡年积存垃圾量600余吨,倒逼基层治理模式必须创新。■■”青龙乡党委书记欧波说。今年以来★★★■◆,该乡全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工作★★■◆■■,探索推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级负责、群众参与”的垃圾清运模式,成功建立“户收集◆★、村集中★◆★■★、乡转运”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逐步完善垃圾清运体系化建设。

  “从村民扔出垃圾,到保洁员收垃圾★◆■◆◆★,再到企业安排的垃圾清运车运走垃圾,全程无缝对接,让垃圾在村里实现‘不残留◆★、不过夜’的效果★◆★■■★。”平西村党总支部书记莫绍胜告诉记者,过去垃圾随意倾倒■★◆■★,河道、沟渠、田间地头堆积着建筑废料、农药包装等各类垃圾,以及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难题困扰着全村人★★◆。今年以来,青龙乡党委、政府创新推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卫生治理新路径,在鼓励农民◆◆■“自扫门前雪”的同时,探索推行一套新的垃圾清运模式,解决了乡村卫生治理这一关乎民生的大难题★◆■■。

  莫荣金是平西村的脱贫户,也是平西村委聘用的专职保洁员★■◆★★◆,负责平西村委下辖4个自然村的垃圾清运工作。收完平西村委4个自然村的垃圾,莫荣金就把一大车垃圾堆放到平西村委的一个垃圾集中点◆★★。在那里★★,一辆大型垃圾清运车会在固定的时间把所有垃圾清运一空。

  统计显示,自实行垃圾清运新政策以来,青龙乡所有垃圾被运到阳朔电厂生态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2%,黑臭水体消除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0%。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朱丽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指数■★★,垃圾的清运和处置也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小事◆◆■★★”与■◆◆“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平乐县青龙乡创新推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卫生治理新路径■■,鼓励农民“自扫门前雪”◆◆◆★■,并构建■◆“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的垃圾清运链,实现乡村人居环境质的提升。

  欧波说,下一步,该乡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深化垃圾治理改革■■★★■,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更具■■■◆★“品质”,为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贡献更多基层智慧。

  记者从青龙乡人民政府了解到◆★◆◆,为解决垃圾清运体系的长效运营难题■■,该乡通过多方调研与实践探索■◆◆◆,引入专业垃圾清运公司。同时,该乡创新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资金难题,集镇商户按营业面积缴纳垃圾处理费(0.5-2元/㎡/月),整合人居环境整治财政资金,年运营经费55万元实现全覆盖★★★,本级财政实现“零投入◆◆★■■”。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村级保洁员需以承包方式竞聘上岗。”莫绍胜说◆◆★★◆◆,符合相关条件的保洁员竞聘上岗后,会得到村集体经济收入支付的每年3万至5万元的承包款。同时,村委会号召村民积极★■◆★★◆“自扫门前雪◆★”,还会设立“党员卫生监督岗”,对环境卫生进行不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月7日早上8点,平乐县青龙乡平西村委平西村村民莫荣金驾驶着一辆小型垃圾清运车,开始清理村内数个垃圾堆放点的垃圾★■★。而在8点之前■★■■★,刚刚完成“自扫门前雪”晨扫事宜的乡亲们已自觉地把垃圾堆放在了这些指定的垃圾点★★■★。

  为确保清运工作常态化■★■◆◆,青龙乡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全乡划分为49个微网格,推行“三级四包”◆★■■,明确责任体系;构建“党委统筹、支部主抓、网格落实”管理体系,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到户”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截至目前,该乡共建有垃圾收集转运站(点)48个,日均处理生活垃圾约6吨◆■■,基本满足了全乡生活垃圾的有效清运需求,成功实现全乡垃圾清运全覆盖。